「別事事只想到你自己!」台北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長藍亭研究多年,發現有憂鬱傾向的民眾,多數自我意識感高,遇見暴力、悲傷、溫馨的事件都只會想到自己,像是「自己是不是也會變成這樣」或是「我會不會因此受害」等。他的研究在近期刊登在國際期刊「認知學趨勢」中,獲得各界關注,未來可望透過核磁共振等方式預測憂鬱傾向。藍亭表示,這次的研究是利用人類出現憂鬱情緒時,大腦前扣帶迴皮質(PACC)中麩胺酸(Glutamate)濃度會比平時高的特點,發現憂鬱指數高的民眾,多半是自我意識高的人。這項研究是由台北醫學大學與雙和醫院合作,找來卅名廿多歲的「健康年輕人」做受試對象,來接受視覺情緒的測試。實驗內容是受試者躺在核磁共振掃描儀器中,靜止放空六分鐘後,然後針對受試者檢測出腦中麩胺酸(Glutamate)濃度,接下來再讓受試者看多張圖片,並回答圖片的情境與自己的相關性。藍亭表示,研究團隊在受試者回答之前就會先預測他們的答案,凡腦中Glutamate濃度較高者,將會認為這些圖片中凸顯的事件與自己有高度相關,濃度較低者則相反。研究發現,麩胺酸(Glutamate)濃度高的受試者所回答的答案幾乎都符合預測,因此進一步推測自我意識感高的民眾,腦中麩胺酸濃度高,而腦中麩胺酸濃度高也就代表較有憂鬱傾向。另外,藍亭說,既然憂鬱傾向與自我相關性的情緒有關,他們就開始思考如何抑制自我相關性的情緒,麩胺酸在自我相關性情緒中扮演「刺激活化」的角色,現在已知γ氨基丁酸(GABA)在自我相關性情緒扮演「抑制」的角色,若是能透過核磁共振找出自我相關性的憂鬱傾向,也許就能投以γ氨基丁酸(GABA),來降低憂鬱情緒。目前這套研究方法,除可用在憂鬱症防治上,也可運用在植物人、思覺失調症,藍亭說,若以植物人為例,同樣也是在自我關係的意識上,會出現反應,若是用核磁共振來做觀察,可能可以降低植物人被誤診的問題。

台北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長藍亭研究發現,憂鬱傾向可以透過核磁共振(MRI)掃描等方式,有機會預測到是否有憂鬱傾向。記者陳雨鑫/攝影

分享

台北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長藍亭研究發現憂鬱傾向可以透過核磁共振(MRI)掃描等方式,有機會預測到是否有憂鬱傾向。記者陳雨鑫/攝影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5enriquxqh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